成都中心城区河段水势平稳,河道管理部门提醒:莫钓“涨水鱼”,危险!
暴雨过后,成都范围内哪些区域需加强巡查?河道内出现的漂浮物又该如何清理?目前城区内各河段水势情况如何?
7月4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市河道监管事务中心了解到,截至4日上午,该中心累计出动41车次,245人次,重点巡查点位258处,巡查闸坝设施30余座,成都主城区河道共打捞水面漂浮物40余吨。目前中心城区上游来水稳定,城区各河段水势平稳,未出现超警戒水位情况。
巡查河道前的准备工作
“降低运行水位,增大闸区库容量。请闸口处工作人员及时查看各闸坝口运行情况。”成都市河道监管事务中心县域河道监管和水资源调度科调度员游良宇一边盯着监控屏,一边联系水闸工作人员进行调度。
画面另一头,大屏幕上正实时显示着成都市主城区内各河道闸坝的运行情况。“暴雨过后,府南河、沙河等河流是主城区范围内需要重点监控的点位。”县域河道监管和水资源调度科副科长李亮介绍,每当降雨时,除了关注雨情和预警信息外,还会通过防汛指挥系统、沿河监控视频实时观察水情,“联动上下游水管单位、自来水厂,强化监测预警。”
河道水闸作为防汛抗旱的“利器”,在汛期发挥着拦洪削峰错峰的关键作用。“目前,主城区河道水闸已平坝或提空运行。”李亮表示,出现预警且暴雨的情况下,我们会根据上游来水情况及时调节闸坝,让河道保持行洪畅通。“目前中心城区上游来水稳定,城区各河段水势平稳,未出现超警戒水位情况。”
3日,中三洞水闸,工作人员打捞漂浮物
暴雨过后,河道巡查的重点是什么?李亮介绍,针对重点区域根据“定人定岗”原则,安排巡查人员对中心城区河道水位、险工险段、涉河工地、沿河绿化带等进行分段、全面排查,同时进行河道隐患排查和风险防范。
在开展河道巡查时,打捞河面漂浮物极其重要。“暴雨过后,上游会冲下较多树枝、叶子、木棍等漂浮物到闸口。”李亮表示,当漂浮物到达拦漂闸前时会被拦截在河面,紧接着“机械抓手”会自动打捞漂浮物,并将其传送至打渣平台及时转运。“截至目前,成都主城区河道共打捞水面漂浮物40余吨。”
洞子口拦漂闸打渣机打捞河道垃圾
值得关注的是,不少市民喜欢在降雨后的河岸两侧钓“涨水鱼”。对此,李亮提醒,受持续降雨影响,这段时间外出钓鱼风险很高。“降雨过后,河边泥沙非常湿滑、松软。在不打滑的情况下,抛竿、收竿已经十分费力,一旦滑入水中,河道里水势汹涌,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下一步,我们会适时加大对辖区内重点水域、重点河段、易出现垂钓人员区域的巡查力度和频次。”李亮提醒,汛期河道内的水流变得湍急,暗流涌动,存在淤泥、漩涡等安全隐患。“河道作为泄洪通道,闸口也十分危险,市民应远离危险区域,不要在河道内钓鱼、游泳、嬉戏等行为。”
红星新闻记者赵雨欣
编辑成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