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确诊患者的行动轨迹,暴露了北漂们的真实生活

时间 • 2025-08-05 05:49:35
生活
孩子
父母
新型

阡陌的述说2021.1.13阡陌的述说2021.1.13

08:47未知来源

播放

最近,抖音上火了一个梗:

一种“新型不孝”正在蔓延

父母一无所知,孩子却已经泪流满面

最初看到的时候,内心十分疑惑

“新型不孝”?什么是“新型不孝”

矛盾的产生

农村老人以为孩子在大城市,钱都是大风刮来的。”“其实不仅农村,很多大城市的老人也是这么认为的。”“有些父母老以为儿子在广东挖金娃娃。”看了评论区的网友评论,恍然大悟。原来所谓的“新型不孝”是指:一些父母节衣缩食大半辈子,终于看到孩子走进职场,感觉完成了任务。认为孩子进入了职场,定会大有作为,等着孩子衣锦还乡,扬眉吐气。

这些父母却不知道,这些没资本、没背景的孩子,在职场上不一定会顺风顺水,上班可能还要看老板的脸色,钱并不好挣。而这些身处大城市的孩子,花钱的地方却无处不在,房租和饭费往往便能花掉工资的一半。

尽管已经辛苦打拼,但赚钱不容易,再加上生活成本又高,所以根本攒不下多少钱。

所以这样一来,矛盾就产生了,也就产生了所谓的“新型不孝”。

这些父母觉得:“为什么我们辛苦把你养大,你却舍不得尽孝,回馈我们这么少?”他们认为自己把孩子养大不容易,好不容易盼到孩子走入职场,可孩子却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回报自己。

而孩子却觉得:“为什么别人的爸妈,都担心孩子飞得累不累,想尽办法为孩子助力,而我的爸妈却整天追着问我攒下了多少钱,飞得高不高?”孩子认为父母只关心自己是否有所成就,而根本不关系自己累不累,有没有受委屈。

为什么存不下钱

一个视频里,博主晒出聊天截图。

母亲质问女儿:“你工资8000多,租房1800,一个小姑娘吃饭两千怎么都够了吧,零花一千,一个月怎么也能省下3000吧?”

“你说,你把钱都给谁了?”

孩子说:“妈,我真没给别人。”

“你从这个月开始,每月往家打3000,我给你攒着当嫁妆,不图你的。”

我们明白视频里那个要求女儿每月往家打3000的母亲,是没有什么私心的。她只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判断,孩子工资八千,存下三千是没问题的,存不下一定是乱花钱了,她担心女儿贪图享乐,将来着急用钱时会后悔。

可是,她不知道的是,在大部分需要花1800租房的地方,用2000块来吃饭,往往是不够的。她的女儿可能正做着一份996的工作,忙到没有时间买菜做饭,只能一天三顿吃外卖。除了房租和饭钱,她还需要护肤、化妆、买衣服、买鞋、进修学习、偶尔打车、跟朋友聚会、随份子钱……满足正常社交。

绝不是只要吃饱穿暖,就能够活下去。

北漂的真实生活

前段时间,北京顺义公布了4个确诊病例的行动轨迹。而从这个行动轨迹中,我们看到了北漂们的真实生活。

一位32岁的女性,白天上班,晚上10点去物流中转站兼职,工作到凌晨两点。每天睡眠时间只有大约5个小时。如果不是为了生活,谁又愿意只睡5个小时呢,这其中心酸,不言而喻。

她又是谁的女儿?她是不是也经常在电话里报喜不报忧,说:“我过得挺好。”

另一位34岁的男性,在确诊的前两周,他经常通勤50公里上下班,这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他白天上班,晚上还要自学考研。作为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其余零碎时间,也不过是去商场买菜,或者在家带娃。考试前三天,他依然在出差的路上。

第三例,是一位网约车司机,早晨6点开工,一直忙到半夜,每天工作17个小时。

第四例的快递员,生活也丝毫不轻松。他白天送快递,晚上去物流中转站兼职。难得有点时间,就去医院看望生病的妻子。

他们为了能多挣点儿钱,为了让自己和家人活得更体面一点,都拼尽了全力,甚至不惜透支身体,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而他们,只是随机的4组数据而已,却是大部分北漂的一个缩影。

哪有什么“新型不孝”

其实所谓“新型不孝”,产生的原因无非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两代人生活经验的差异

在一部分父母的认知里,2000块钱足以吃香喝辣,光鲜亮丽。孩子存不下钱是因为贪图享乐,自私自利。因为两代人生活经验的差异,所以这些父母对孩子的真实生活并不了解,进而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第二个原因:新旧育儿观念的冲突

在评论里有一位女士说:“父母没有经过孩子的允许,就把他带到这个世界,自然有养育孩子的责任,应该给他无条件的爱。难道要把孩子当做养老的工具吗?”

底下一群人反驳她:“现在的孩子太自私了,看得人心凉!爸妈养育了你,要求你报答,真的过分吗?”

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位女士又说:“大家可能弄错了,我是作为母亲,说这样的话,不是作为子女来说这样的话呀。”

“我的爸妈为了养育我,已经耗尽了前半生。他们后半生两手空空,只能指望我,我必须认。而我养育我的孩子,不为养儿防老,不为光宗耀祖,只求他平安快乐过一生。”

短短几句话,足见担当!

其实,哪有什么“新型不孝”

有的只是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生活的误会

以及年轻人渴望的一点理解

和一个梦想中有人问他“累不累”

可以被叫做家的地方

点击图片可进入

“喜马拉雅FM”-“阡陌的诉说”栏目

来源|摆渡人

主播|张玮编辑|慈超楠

责编|康轩山监审丨钟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