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200位村民发了600万元工资,这个村子火了!|来听新闻
中国三农发布
,赞82
语音播报2023.01.05语音播报2023.01.05
13:17未知来源
播放
语音播报2023.01.05音频:00:0013:16后退15秒倍速快进15秒
近日
浙江一村子给200位村民
一年一共发了600万元工资
引发网友热议
有的网友羡慕不已:
果然是别人的年终奖和工资!
哇,我也想去这个村!
但也有网友表示质疑
这是真的吗?
记者发现,事发地为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江根乡上杉坑村,相关报道显示,该村一次性发上百万元的工资已经不是第一次——2022年1月26日,庆元县政府官方网站以《从45万到200万,浙江最偏远乡村“发”出共同富裕最强音》为题,报道了上杉坑村2021年度的发工资盛况。
记者发现,事发地为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江根乡上杉坑村,相关报道显示,该村一次性发上百万元的工资已经不是第一次——2022年1月26日,庆元县政府官方网站以《从45万到200万,浙江最偏远乡村“发”出共同富裕最强音》为题,报道了上杉坑村2021年度的发工资盛况。
相关报道中,还具体介绍了该村每年工资逐渐上涨的过程。2019年,合作社累计发放工资约45万元。2020年,随着基地扩大,最忙时一天有上百人,发放工资近100万元。2021年,油茶基地面积超3000亩,并配套建设生产综合服务中心加工茶油,发放工资达200余万元。2022年,为何工资能从200多万元上涨到600多万元?
上杉坑村村支部书记胡光海表示:“基地收入又增加了。2021年,我们村的油茶基地发了203万元的民工工资。我们在油茶的基础上进行了中草药黄精种植,增加了不少收入,油茶和中草药的收入就达到了400多万元;另外还有新增的白茶带来了将近200万元的收入,所以发放工资达到了600多万元。”
从此前的新闻报道中,可以查到该村农民工在油茶基地工作每天的工资是160元,年薪58000元左右。2022年12月29日发工资时,拿得最高的村民周家福到手101500元,最低的却只有2万多元。
发放工资现场,为啥有人可以一年拿到十万元?对此,胡光海解释道:“的确有人打电话问我,按照我们160-180元的每日工资计算,周家福怎么会有十万多元呢?其实这里面有分红的钱,还有土地入股的钱,同时他在基地是管工,工资每天200多块,比普通员工高,所以最后工资多了不少。拿两万多元的是临时工,我们不会强行出工,按照出工情况计算工资。”
为了表明公平公正,胡光海还特别介绍了普通员工的工资情况:“我们村福建过来打工的人比较多,吃住都需要村里提供,所以工资只有160元/天;本地工吃住自己解决,180元/天。每个月除去休息日,普通员工的月收入大概在4000元左右。”
村民排队领取工资有的人分到超过5万元的收入,是因为工资加上了分红。他解释:“我们村务工的基本上都是留守老人,到银行取钱不方便,而且平时也没太多开销,所以我们有个约定,你可以每个月把全部工资领走,也可以只领1000元作为日常开销,剩下3000元投资到我们基地,到了年底12月我们按照比银行利息高一点来分红,同时把工资结清。很多人都选择了第二种,结果工资加分红一年就有5万多元收入了。”因为上杉坑村的油茶基地发展顺利,现在成为了当地亮点。
据胡光海透露:“目前周边的很多村民都到我们这里来务工,涉及了两个省6个乡镇25个村。”
来源:上游新闻等
三农
快评
宜居宜业又和美,乡村生活令人期待
中国三农发布
,赞59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恬淡静谧、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一直是许多人的向往。实现这样诗意的田园生活,农村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农民有近水楼台的先机。然而,党中央为农民谋划的农村生活,不止有诗意,还要更便捷、更舒心。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会议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安排部署。
一是要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乡村振兴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要正确处理乡村景观与乡村礼俗、绿色生态与红色基因、乡村硬设施与乡村软文化之间的关系,让乡村不仅环境优美,而且风清气正、和谐文明。
二是要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组织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特别是要加快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三是要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自治是核心,法治是保证,德治是支撑。“三治合一”必将为广大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提供坚实支撑,让乡村社会走向“乡风文明”,实现“治理有效”。
四是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法治教育,推进移风易俗,引导农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自觉遵守村规民约。同时,要采取符合农村特点、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有效方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提振农民群众精气神。要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建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文化下乡,广泛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体活动,孕育农村社会好风尚。
环境诗意化,条件现代化,遇事有人管,乡风更文明。不知道这是不是你心中的理想乡村,笔者是有点儿向往了!
重磅
预告
共同期待盛典之夜
2022年度三农人物荣誉盛典将于1月15日正式直播。届时,现场将会揭晓“2022年度三农人物”以及“2022年度特别致敬人物”。那么,谁会最终入选?现场又会有哪些大咖助阵?你准备好了吗?让我们锁定即将举行的2022年度三农人物荣誉盛典,一起拭目以待!
三农
人物
曹鸿雁:敢啃“硬骨头”的基层当家人丨2022年度三农人物候选人推介
曹鸿雁,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黎明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在哈尔滨市香坊区,曹鸿雁是出了名的敢啃“硬骨头”的基层女干部。黎明街道办事处是香坊区唯一一个涉农办事处,地域广、人口密集,历史遗留问题多,群众上访数量一直居高不下。如今,面对黎明街道办事处这个新的“硬骨头”,曹鸿雁决定还是从根本问题上找突破口。一年多来,曹鸿雁用一名干部对群众无微不至的关怀,以及切实解决黎明街道办事处长期积累的信访问题,逐渐赢得了老百姓的心,有些老上访户已经把她当做了自己的亲人。【详情】
中国三农发布
,赞610
三农新资讯
农业农村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重要精神团结奋斗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1月3日,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主持召开部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重要精神,研究贯彻落实工作。会议强调,要系统谋划全年三农工作布局,抓紧抓实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协同推进产能提升和结构优化,坚持把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持续提升粮食产能,绵绵用力提高大豆油料自给率,坚决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建立健全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详情】
农业农村部:确保植保体系队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日前,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植保体系建设推进落实会,督促指导各地加快落实农业农村部和中央编办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基层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健全机构队伍,配齐配强专业人员,确保植保体系队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夯实“虫口夺粮”保丰收和生物安全风险防范基础。会议指出,2022年,各地按照《意见》要求,在推进基层植保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与2021年相比,全国市、县级植保机构增加189个,植保专业人员增加1582人、增幅9.6%。【详情】
拖欠农民工工资,这些企业被联合惩戒!
1月3日,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消息,根据《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暂行办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45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布一批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
民生资讯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各地要为重症高风险人群和困境儿童发放“健康包”
日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通知,要求各地要为高龄老人、有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重症高风险人群和困境儿童发放“健康包”,包括一定数量的退热药、止咳药、感冒药、抗原检测试剂、口罩、消毒用品等。要特别关注空巢(独居)老人和仅与残疾子女共同居住的老年人,加强日常联系。
到2025年,80%以上的县(市、区、旗)广泛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
民政部等四部门日前印发通知,明确到2025年底,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旗)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登记康复对象接受规范服务率达60%以上。
教育部:严查以高端家政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要求各地深化治理,严肃查处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在寒假期间对违规培训多发的商务楼宇、居民小区等重点场所进行排查,严防严查以“一对一”“住家教师”“高端家政”“众筹私教”以及各类冬令营等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社会百态
冬日里的温暖:
大姐缝制毛绒鞋送消防员
近日,浙江嘉兴,一位市民拎着几个大袋子来到消防队。天气凉了,这位大姐一针一线亲手缝制了30多双毛绒拖鞋,还十分用心地装在寓意平安喜乐的袋子里,希望消防员在这寒冷冬季能暖和些。网友:这密密针脚里是满满的关心!(嘉兴消防)
嘉兴消防
,赞133
惊艳!女子用虾蟹壳制作酷炫手办
近日,辽宁营口,张女士用虾蟹壳制作出一场“虾兵蟹将”的视觉盛宴。张女士表示,自己用了很多种海鲜来制作,每个作品大概要做两天。网友:对不起,我只会吃......(新华网)
新华网
,赞692
美如童话!天鹅群在绯红色晨雾中起舞
近日,山东省荣成市成山镇天鹅湖湿地,霞光将天空和湖水渲染成绯红色,湖面水雾缭绕升腾,成群的野生大天鹅在霞光与晨雾间欢快地游弋觅食,与远山、近水相映成趣。(北京日报)
都视频原创
,赞11
网友互动
Response
包饺子、看春晚,热气腾腾的年夜饭端上桌,是最深刻的年味儿记忆。这两天,“你最馋的家乡年味是什么?”的话题引起网友热议。宿迁霸王蟹、修文猕猴桃、五常大米、赣南脐橙、宁夏滩羊......当五湖四海的家乡味端上餐桌,年味就变得浓郁起来。马上就要过年了,你最馋的家乡年味是什么呢?
欢迎大家评论留言与我们互动,或者在评论区说出你想对我们说的话,并将农视网微信公众号推荐给你的家人或朋友。留言点赞数超过50的朋友,将会获得中国三农发布特别定制的一组精美礼品(鼠标垫一个、文件夹一个和文件袋一个)。后期我们将为大家送出更多的礼品,快留言和我们互动吧~
直播预告
春节将至,猪肉价格还会下跌吗?
猪肉作为菜蓝子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下涨跌影响人们的日常消费和养殖场户的收入。春节将至,传统消费旺季到来,生猪价格却一反常规、一降再降。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22年第52周(2022年12月26日—2023年1月1日)猪肉批发市场周均价每公斤26.02元,环比跌4.8%,连续8周下跌。猪肉价格为何旺季不旺,连续下跌原因有哪些,2023年的生猪行情又将怎样?为了解最新生猪产业发展现状,由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指导、中国三农发布特别策划畜牧兽医大讲堂,邀请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朱增勇现场讲解。届时,中国三农发布及农视网抖音、快手、视频号、微博等矩阵号全程直播。直播时间:1月5日下午3点,敬请收看!
天气
1月5日08时至6日08时,新疆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其中,新疆阿勒泰、塔城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10~12毫米)。四川盆地东南部、重庆中南部、贵州、云南东部、广西北部、海南岛东部、台湾岛等地部分地区有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