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贪夜蛾蔓延至我国11省(区)
2019年1月13日,草地贪夜蛾确认传入我国云南省。4月份后,随着华南地区春玉米种植和天气转暖,草地贪夜蛾在我国南方玉米区扩散较为迅速。
1、最新虫情:扩展速度快、为害程度重
截至5月8日,共有云南、广西、贵州、广东、湖南、海南、福建、浙江、湖北、四川、江西11省(区)52个市(州)230个县(市、区)查见玉米受害。
据专家分析,草地贪夜蛾已侵入我国定殖并建立了种群,呈现扩展速度快、为害程度重、监测和防控难度大的特点,该虫将在我国建立周年繁殖区,并形成夏季重发危害区。夏季以后,草地贪夜蛾将从华南玉米区向长江中下游、黄淮、华东、东北和西北等地蔓延危害,有可能形成局部虫灾。
2、农业农村部:制定防控对策建议
5月9日,针对草地贪夜蛾(又称秋黏虫)在我国发生的严峻形势,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的专家对其发生形势进行研判,并研究制定防控对策建议。
一、实施大区联合监测预警
将草地贪夜蛾列入国家重大病虫监控对象。建立国内草地贪夜蛾监测网,组织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测报网区域站和各级植保站实施大区联合监测预警,加力加密做好调查监测,及时通报发生信息,科学指导防控。
二、实施联防联控
从全国层面来讲,应该实施分区治理,组织大区联防联控。冬季重点在华南、西南冬玉米区组织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压低春季向北扩散蔓延的虫源基数;春季重点在华南和西南南部春玉米区实施统防和联防,压低一代虫源基数;夏季以后,应密切关注黄淮和北方玉米主产区,根据虫情监测结果,对虫源集中降落区和重发区实施统防统治,防止较大面积成灾现象发生。
三、加快用药登记
目前,我国无草地贪夜蛾防治登记用药。尽管几类常规药剂防治效果不佳,但试验也证明几种新型化学杀虫剂,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及啶虫脒对草地贪夜蛾均有非常强的杀虫活性,可作为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控的首选药剂,并尽快登记、用于生产急需。
四、加强草地贪夜蛾监控技术研究
组织开展草地贪夜蛾在我国的迁飞路径、致灾规律、潜在威胁、监测预警、生物防治、理化诱控、化学防治和生态控制等方面的技术研究,筛选有效药剂、生物农药和天敌资源,集成综合防控技术模式,提高其监测防控科技支撑能力。同时加强亚太国际合作交流,在FAO框架下,加强与印度、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草地贪夜蛾的发生和防控信息交流,推动国家间、地区间联防联控,提高防控能力和效果。
3、关注农视网,了解更多防控动态
草地贪夜蛾俗称秋粘虫,食性杂,繁殖能力强,迁飞扩散快,原产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玉米上的重大迁飞性害虫,玉米苗期受害一般可减产10%-25%,严重危害田块可造成毁种绝收。
今年1月,我国云南省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入侵危害。农业农村部对此高度重视,要求各地农业农村部门加密监测预警,落实好属地防控责任,全力做好防控应对工作,努力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