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舒服的关系:三寸,三尺,三丈|阡陌的述说

时间 • 2025-07-31 11:44:16
之间
述说
关系
才能

(图片来源:千图网)

阡陌的述说2023.02.23阡陌的述说2023.02.23

07:30未知来源

播放

阡陌的述说2023.02.23音频:00:0007:30后退15秒倍速快进15秒

最长久的关系

懂分寸,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

人际关系是一门学问。

年少时总以为推心置腹就是关系好。成年后才明白,感情的牵连、利益的纠葛,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关系的远近。

有人喜欢“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疏离模式。有人欣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密模式。

关系过近失了分寸会伤和气,关系过远有了隔阂会伤情分。人到中年,经历了事事沉浮才明白,想要有最长久的关系,真正有智慧的人都会做到以下三点。

(图片来源:千图网)

1

利让三寸·得人心

稻盛和夫说:

“人生中的成功也好、失败也好,所有一切,归根结底,要看我们能不能把自己的‘利他之心’发挥出来。”

长久关系的维持,是要用真心换取,而不是因一时利益所得。让利三寸得人心,看似是一时之亏,实则会拥有人生长远之福。

俗语有言:“让利者得利,近利者无利”。人生也是如此,路在脚下,该怎么走,全在你一念之间。重利轻义则会越走越窄,直至走上众叛亲离的独木桥。

选择让利三寸,是在具体人际交往中,把情谊看得比利益重。一个人只有重视情谊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交际圈,路才能越走越宽。

《中说·礼乐》中说:“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唯以心相交,淡泊明志,友不失矣。”聪明人都懂得做厚道人,行厚道事,才能让人际关系长远而恒久。

人生说到底是一场修行,利让三寸的人终会修得圆满,福泽深厚。

(图片来源:千图网)

2

话留三尺·不惹祸

《增广贤文》有言:“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语言是人际交往重要的工具。运用得好,人与人的关系会更加亲密,反之,不合时宜的话语出现就是在破坏关系。

说话要留有余地,不能随心随性地发表见解。所谓祸从口出,福从口入,人生的福祸因果就在言语之间。熟人之间留口德,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尴尬、维护了情分。陌生人之间留口德,则会避免无谓的争辩,消除更多的误解。

“话留三尺不惹祸”就是说话要有余地,要会察言观色,否则话密不知收敛会惹来祸端。其实与人交往,无论关系如何,一定要给自己留口德,谨言慎行,才能行稳致远。

有人说,直言不讳是种耿直,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有时会带来误解。而心直口快是种坦率,但没有分寸,不顾场合,更是会得罪于人。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懂得说话有度,无论面对谁,话留三尺才能不惹祸。

3

处事三丈·关系佳

有句话说得好:

亲人之间,保持一碗汤的距离;

朋友之间,保持一杯水的距离;

爱人之间,保持一张纸的距离。

无论关系远近,人与人的相处都要有一定的边界感。

《围炉夜话》有言:“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人和人的交往一定要有分寸感,否则关系过近也会出现灾难。我们常说懂得避嫌、和异性相处有界,才是对婚姻的尊重。

正如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三人之间的爱恨纠葛。贺函和唐晶从最初的亲密恋人走到最后的两看相厌,就是在于缺乏边界感。唐晶太过于信任男友和好友,以至于被两人同时背叛。罗子君因为婚姻的不幸,总是将自己放在劣势地位,遇事爱寻求好友和其男友去解决。在相处时,更是对他们有一种依赖感,以至最后亲手毁了这段友情。从贺函的角度来说,对于女友的闺蜜,他从来没有避嫌一说,而是在私欲下越界帮助。

我们常说成年人最大的社交魅力就是:懂分寸、知进退。没有界限感的人际关系,无论多亲密,最后的结局一定是伤害。无论和谁相处,能真正做到“处事三丈不越界”,才能使相处关系更长久。

周国平说:“懂分寸,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与人相处,最舒服的人际交往距离就是保持好三寸、三尺、三丈的距离。

利让三寸得人心,是格局,重义轻利才能长久。话留三尺不惹祸,是智慧,说话有度才能安宁。处事三丈关系佳,是远见,保持距离才能幸福。

文末点个“在看”,愿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无论面对谁,都能亲而有礼,熟不逾矩,成为更好的自己。

(图片来源:千图网)

(图片来源:千图网)

欢迎向《阡陌的述说》栏目写信

阡陌的述说|倾听你的述说

可以是关于生活上的琐碎

也可以是关于情感上的困惑

更可以是关于工作上的压力

我们来回答你的问题

希望收到你的来信

解答你的困惑

点击图片可进入

“喜马拉雅FM”-“阡陌的述说”栏目

来源|民生周刊

主播|辛嘉宝

编辑|李滟

责编|康轩山

主编|张玮

监审|钟倩